王景川:我与机器人的情缘故事
发布时间:2008-10-09 浏览次数:2085

提到王景川老师,大家脑海中常会闪现两个词—“帅”、“机器人”。

“您连续几年都是学院和系里的护旗手,可以说是咱们院系的形象代言人啦!”访谈开始我便忍不住严肃地跟王老师开了个玩笑。 他腼腆地笑了笑便开始娓娓道来他与机器人的“情缘”故事。

王景川老师与机器人的初识开始于“RoboCup足球机器人竞赛”,那时他还在交大攻读硕士学位。 当时交大作为国内足球机器人技术研究的先驱者,引领着国内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前沿:从全景视觉、主动带球机构到全向轮底盘等,很多技术都是在“交龙机器人”的传播下广泛应用起来的。 在足球机器人的比赛赛场上,与“交龙机器人”同场比赛总会成为其他队伍的恶梦。。。

2005年留校后,王景川老师作为交大机器人竞赛的指导老师,带领学生队伍,承担了参加中国机器人年度大赛的任务。参加比赛,名次固然重要,但王老师始终认为,“我们更担负着展示技术内涵、引领国内机器人技术研究的重任。”如何通过比赛实现交龙队的自身价值;如何通过比赛使得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到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正是这种种思考促使他们由“足球机器人”转向“家庭服务机器人”。这个华丽转身使得“交龙”在国内机器人届掀起了“服务机器人”的研究热潮。

王景川老师与机器人故事里的种种精彩瞬间少不了学生们的身影,一场场需要紧密团结、奋力协作的比赛早已使王老师与学生们融为了一体,大家是“师生”更是“战友”。作为老师,王景川始终坚信态度决定一切,一直秉承事无巨细的处事准则,这也是他对学生的基本要求。同学们在交大学习、在研究室实践、参加各种竞赛活动,都是学习知识、锻炼能力的好机会,更重要的还是学习做人的过程。他经常告诫学生们,参加竞赛代表的不仅仅是个人及“交龙”团队的形象,更是整个交大的形象。作为战友,学生们都说不管是在外比赛还是做项目,王老师总是冲在第一线,重活、脏活总带头做。。。在学生堆里,王老师真是亦师亦友了。

王老师的言语中溢满对机器人的爱。我很好奇他是否就一直对所做的工作那么有热情,有没有迷茫过,对自己偏重应用的工作岗位有什么样的目标和定位。。。

原来,王老师孩提时就在工程师父亲的影响下对工程设计产生了兴趣,梦想着长大后也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工程师。从读书到工作,他一直不懈努力,追求着自己的理想。虽然在我们系,理论研究可能更有发展优势,但是王老师认为正是因为我们应用类相对薄弱,工程类课题也较少,努力做好应用类工作对我系的全面发展才更会是个有益的补充。不管沿着什么方向,只要认识到所做工作的重要性,找到意义和价值所在,就有可能取得成就。理论要与实践相结合,运用到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才能真正实现其价值,所以应用类工作也很重要。至于工作中的迷茫和困惑,王老师说心态很重要,成绩也是大家分工协作的结果,不论在哪个领域都需要积累各个方面的理论知识和技术经验。厚积才能薄发,量变到一定程度才能有质的突破。“如果我们能少一些浮躁的情绪,多一些踏实的行动,应该能收获更多吧!”

不管是在机器人赛场,还是在人生的竞技场;不管是得意时,还是失意时,王景川老师都一如既往地认真和努力,他相信用心付出的过程本身就是收获!


返回上一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