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就是场旅行,所有的经历都是生命旅程中的足迹,是这些足迹记录了人生,见证了人生。
■ 每个人的成功之路各不相同,但是都有一些共同的品质:对不同思想的包容与尊重。
研者金石为开
人生就是场旅行,所有的经历都是生命旅程中的足迹,是这些足迹记录了人生,见证了人生。在原本波澜不惊的求学生涯中,幸遇几位导师,每每回忆起当初的点滴,回望走过的足迹都会觉得受益颇多、感慨万千。
十年前的我初次叩响科研之门,一段时间的左顾右盼之后,仍然还在门外徘徊,新鲜、好奇与彷徨的感觉接踵而至,不由得质疑自己当初的选择。某次与导师谈话,透露了内心的感受。他没有如我预想的那般去焦虑我的焦虑,而是给我看了他一路勤耕不辍积下的资料和手稿。看着那些泛黄的纸张和密密麻麻的笔记,躁动的心慢慢地沉淀了下来,开始领悟研者金石为开的道理。在有了这份执着之后,努力的方向变得尤为重要。导师从基础理论研究起步,注重将国际学术前沿与国家需求相对接,在方向的转变中注重成果的积累与转化、思维方式的迁移与适应。这套治学方法影响着今天他的学生的科研定位。在我学艺意犹未尽之时,硕士毕业却不期而至。
有限制的自由
带着启蒙导师的嘱托,学海行舟赴香江,开始下一个历程。第二位导师的为人处世,就如同香港文化,既有传统文化中温良恭谦让式的含蓄,又兼具西方文化中理性的率直。他不拘限博士生的研究方向,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的背景与兴趣点去定课题并与他讨论,但是在研究的深度、广度与质量上要求严格。这种宽严结合,相得益彰的管理,营造了学生间自组织、自趋优、自我激励的学术氛围。他所指导的学生研究方向涵盖自动控制、信号处理、通信网络、生物信息系统等领域,虽然跨度比较大,但是每个人的毕业论文都能有几个亮点,形成自己的学术风格,而风格反映了一个人看待问题的广度、处理问题的深度与评价标准。他对学生的期望是希望他们毕业后都能“独立”地撑起“自己”的一片天空。
感性发散与理性思辨的碰撞
读博士的第二年,偶遇来自大洋彼岸的教授。在一次闲谈中,他对我的研究方向产生了兴趣,希望我能到他那里做一段时间研究。在得到博士导师的允许后,我开始了第一次异国访学之旅。这位教授与我博士导师的风格迥异,做事节奏紧凑、环环相扣、高潮迭起,犹如在执导好莱坞大片。看着学生们被“导演”一点一点“push”过来,自己也只好去享受这无法回避的过程了。真正让我“入戏”的是一个飘雪的早晨,我在等车上班时遇到了这位教授。他跟我聊起了年轻时在罗马的旅行,并掏出两块糖果说某年某个英国教授也曾这样和他分享这种小食。突然之间,严厉的“导演”变成了和蔼的圣诞老人,交谈的内容也一下子丰富了许多。去学校的路上,我们聊起了足球,聊到了运动员破门时的心理反应,甚至聊到了这种心理反应如何用数学模型描述,最后又将这一心理行为映射到在申请项目时遇到的学术问题。感性的发散与理性的思辨就这样不经意间擦出了火花。这是他希望他的学生能具备的能力之一。
解除思维桎梏,放飞想象
博士毕业后,我选择去斯德哥尔摩做博后。导师是个典型的瑞典人,很直率,见面的第一天就告诉我不要叫他教授,直呼其名便可。他每周和学生研讨,除了学生汇报工作,他也会向学生讲自己的科研,将自己和学生平等对待。在和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讨论时,他只有一些提示性的语句,很少发表结论性的评价。总是学生在滔滔不绝地讲,并在不知不觉间解除了思维的桎梏,放飞想象的翅膀。无论有无论文录用,他都鼓励学生参加学术会议,以帮助他们开阔思路,结识更多的学者,并且回学校后还要与他人分享经历。他很注重学科的交叉以及与工业界的合作,虽然他是控制系的教授,却经常带着学生与信号处理、通信与数学系的教授讨论问题、合作研究。他之所以能与不同领域的合作者都有共同语言,原因在于他自己是做“方法论”研究的。当把某一点做深之后,他总会辐射到其他学科并形成自己的特色。
尊重包容不同思想
这一路走来,我收获着知识与成长,也从一名求学者变为治学者。如今在我身边还有许多良师益友,每个人的成功之路各不相同,但是都有一些共同的品质:对不同思想的包容与尊重、对学生的感化与欣赏……希望我能将老师们的优良品质传承下去,让我的学生和我当初一样有所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