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2021年初上海交通大学自动化系学术年会上,席裕庚教授结合学科评估深情回顾了当年张钟俊先生带领交大自控系师生开展学科建设的历程,引人思考、催人奋进。为了使广大师生通过这一段历史更详细了解交大控制学科的深厚底蕴和卓然气质,我们刊出席老师2015年在张钟俊先生百年诞辰之际撰写的纪念文章。学科建设永远在路上,在当前全力建设世界一流学科的重要历史时刻,希冀全系师生戮力同心,继往开来,共同开启上海交通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更加辉煌的未来。
张钟俊先生从1940年加入交通大学重庆分校起,到1995年去世,在交通大学工作了整整55年。作为我国自动控制学科的创始人之一,张钟俊先生不仅对我国自动控制、系统工程、经济控制论等学科的普及与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而且以科学家、教育家的眼光,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引领着他所在的上海交通大学自动控制学科的发展。张先生以学科建设促发展的成功实践和丰富经验,不仅为交大控制学科的重点地位奠定了坚实基础,而且是我们继续创建国际一流控制学科的宝贵财富。
引领全局,学科建设的先行者
张钟俊先生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他深知要办好一个系,一个专业,必须要有一个引领全局的抓手,这个抓手就是学科建设,而学科建设的本质,就是要在人才、科研、教学、学术环境诸方面以国际一流的高标准找出差距,采取措施,推动发展。
在上世纪70到80年代,随着教育战线拨乱反正,各项制度逐步健全完善,张先生为了为学科谋求良好的发展环境,积极开拓培养高水平人才的空间。1978年恢复研究生招生时,他招收了首批研究生,1981年交大自动控制学科成为首批获批的硕士点和博士点,1986年又首批建立了博士后流动站。大批优秀青年的加入和对他们的培养,使交大自动控制系出现了一支充满朝气的新生学术队伍,为人才、科研、国内外交流上水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87年,国家教委对早期批设的博士点学科进行了首次重点学科评估,旨在通过评估总结博士点培养高层次人才、推动高水平科研的成绩与经验。张先生作为评估专家,全面审阅了自动化一组各学科点的申报材料,按评估六个方面的要求对各申报材料逐项打分。这次评估在自动控制一级学科中共有8个二级学科点被评为重点学科,上海交通大学自动控制理论及应用、模式识别与智能控制两个二级学科点名列其中,成为在自动控制大学科中有两个二级学科同时入选重点学科的两所高校之一。
虽然在首次重点学科评估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张先生通过在评估过程中对其它学校学科点的审阅,找出了我校控制学科的优势与不足。评估刚结束不久,张先生就以空前的紧迫感提出要制订我校自动控制理论及应用学科的学科发展规划。在他的领导下,自控系在1988年11月组织学术骨干和教师针对重点学科评估指标分析学科现状,讨论重点学科建设规划,并在征询国内外15名同行专家意见后,形成了“上海交通大学自动控制重点学科发展规划(1989-1993)”。这份规划全面分析了学科现状,指出了存在的优势和不足,提出了学科建设的目标和内容及具体措施,是国内高校控制学科和上海交大校内出现最早的学科建设规划。相比当时许多学校和学科还正在完成从以教学为主到教学科研并重的转变,张先生从学科建设出发来考虑系的全面发展,无疑是超前的、高起点的,而“学科建设”这一概念,也开始深深地映入了自控系学术骨干的思想中。随着学校对学科建设的日益重视,根据学校的部署,自控系在1990年又以上述规划为基础,制定了1991-1995的“八五”学科发展规划,并在1991年学校自筹资金进行重点学科建设时,被列为学校的重中之重学科,获得了第一批70万元人民币的学科建设资金。
图1 张先生提出筹建自动化研究所的建议
学科建设是高校永恒的主题。随着学校乃至整个教育界对学科建设日益重视,国家对学科建设开始给予更有力的支持。1994年初211工程一期启动时,张先生敏锐地感到这是克服以往学科建设中资金、空间瓶颈的大好时机。在他的领导下,自控系提出了以建设““一个中心(复杂系统控制研究中心)、两个基地(流程工业自动化实验基地、制造业自动化和机器人实验基地)”为核心的复杂系统控制理论及应用学科建设项目。在立项过程中,张先生与学科骨干反复讨论学科发展方向与建设内容,多次修改立项申请书。遗憾的是,张先生未能等到该项目立项就不幸过世,但该项目最终成为上海交通大学211一期建设立项的6个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之一,投入建设资金1400万元,并且在全系同仁的努力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迅速地提升了交大自动控制学科在国内的地位。这也是对张先生生前的愿望和努力的告慰吧。
张钟俊先生作为交大自动控制学科的带头人,不但引领着学科的发展,而且以其科学家、教育家的高瞻远瞩,始终以学科发展引领全局。作为学科建设的先行者,他对学科建设的深邃理解和丰富实践将是后人建设一流学科的宝贵财富。
立足创新,科学前沿的引领者
作为始终站在学术制高点上的科学大师,张钟俊先生深知学科的发展离不开高水平的科研,而高水平的科研必须紧密结合学科发展的前沿,必须解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关键难题。作为交大控制学科的带头人,他高瞻远瞩,一方面把握和跟踪国际控制学科的发展动向和前沿课题,一方面密切关注国家在全面进行现代化建设中对高新技术的需求,以此引领着自控系开展高水平的科研。
1981年设立博士点后,张先生根据国际学术和科技发展的动向,以深邃的洞察力引领和鼓励博士生探索新的学科前沿方向,在国内较早起步了经济控制论、大系统理论、预测控制、广义系统、多目标决策、H∞控制、鲁棒控制、混沌、机器人等一系列新兴学科前沿课题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在1985-1990年的短短几年中,就指导博士生完成了“宏观经济系统最优控制的若干问题”、“具有时滞的一类大系统的稳定性和分散镇定问题的研究”、“互联系统的关联研究-合作稳定性与关联协同探讨”、“工业大系统的预测控制”、“广义动态系统的反馈控制”、“大系统的多目标优化和决策支持”、“H∞最优敏感性及鲁棒性控制器设计方法”、“多变量系统H∞控制与鲁棒设计的时域方法”、“失稳的应用理论与方法” 、“机器人动态控制方法研究”等多篇博士论文。这些论文大多数是国内在相关方向上的首篇博士论文,在同行评审和答辩过程中,其选题的新颖性和研究的系统性得到普遍好评,有力地提升了交大控制学科的学术地位。
为了开展前沿性的高水平科研,张先生高度重视并积极鼓励学科骨干申请国家级科研项目。198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成立后,在张先生的指导下,交大自控系在1987-1990年期间,就成功申请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和青年项目13项,其中半数来自张先生的博士和博士后,特别是在1987年毕业留校的3位博士,都成功获得了国家基金委青年基金的资助,在当时传为美谈。这为交大控制学科始终积极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并屡次在基金委自动化学科的评审中取得丰收打下了基础。在国家863高技术发展计划出台后,张先生又在1988年组织教师申请第一批863项目,开展了机器人协调控制、柔性机械臂建模与控制、FMS系统等方面的研究。
1990年自动化研究所成立后,张先生明确要求该所组织并承担各类国家级科研项目,主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高技术及国家级攻关项目,特别要争取和组织好其中的重点、重大项目。在张先生的领导下,自动化所酝酿以工业大系统为主题向基金委提出重大项目建议,为此,他邀请浙江大学、南京工学院、华东化工学院的学科带头人共同讨论华东四校联合问题,详细拟定了四校联合申报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工业大系统过程控制”建议书。此后不久,四校又联合其它三校两所向国家科委申报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复杂工业过程的智能决策与控制”,虽然这些项目最终未能作为重大项目正式立项,但四校仍在1993年成功申请了基金委重点项目“复杂工业过程的建模,控制与优化”。随着国家“八五”攻关计划的实施,自动化所又与浙江大学、华东化工学院、清华大学等合作,经反复论证及与机电部和国家计委沟通,将“典型工业过程自动控制系统优化软件”列入国家“八五”攻关项目书,并在1991年落实了第一批课题的若干专项合同,合计科研经费205万元,这与“七五”期间自控系只承担国家攻关计划中两个四级子课题、经费只有20万元的情况相比,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
图2 张先生组织华东四校(左)及四校与清华大学(右)申报重大基金和攻关项目
张先生不但重视自动控制的基础理论研究,而且对控制新技术、新方法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也给予高度关注。他在80年代初提出了“一大一微”思想(即大系统与微电脑),极力鼓励教师用新型微机技术推动工业大系统的控制与信息管理,并在自控系建立了工业大系统学科组。他奔波各地,亲自率队去太仓、南通等地洽谈计算机控制项目,并多次组织学科骨干到大中华橡胶厂、金山石化等企业,筹划并组织实施工业大系统的信息管理和控制一体化。针对我校控制学科缺乏工业应用背景、导致承担重大科研项目不足的问题,张先生在建议成立自动化研究所时,明确提出在所内设立新产品新技术研究室,负责研究开发控制新技术和新产品,承接重大横向开发性项目,为企业和社会服务。1990年自动化研究所成立后,该室教师经反复努力,争取到桂林复印机厂复印机国产化技术的重大项目,总经费400余万,不但使自控系的科研经费得到明显提升,而且通过与桂林市的进一步合作,为下一步该厂生产线自动化的方案设计打下了基础。期间张先生不顾年事已高,亲赴桂林考察与洽谈,有力地促进了项目的落实及实施。1993年,张先生进一步通过学科格局的调整加强控制的工业应用,他从原有自动控制理论及应用博士点中抽调了一批精兵强将加强工业自动化二级学科的建设,并以争取工业自动化博士点为目标,建设以工业过程先进控制、生产线自动化、工业机器人等为主要方向、以高水平理论研究与高技术应用开发并重为特色的工业自动化学科,以此带动整个交大控制学科和自控系实现控制理论与应用的高水平协调发展。
图3 张先生赴常熟调研微机控制(左),赴桂林参观复印机生产流水线(右)
身教言传,优秀人才的培育师
培养服务于社会的高水平优秀人才,是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首要任务。早在40年代,张先生领导的交通大学电信研究所就招收了多名硕士研究生,并有24人顺利毕业,他们日后都成为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科技教育界的栋梁。在80年代恢复招收研究生之后,张先生在交大自动控制系建立了硕士点、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在当时培养研究生在国内还是一个新课题时,他以丰富的经验和极大的热情引领高水平人才的培养,身教言传,坚持以“爱国心”、“事业心”、“责任心”教育学生,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培养研究生,充分展现出其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优秀的导师风范。
80年代后期,虽然有不少研究生进入交大自动控制系学习,但出国热、公司热对研究生思想冲击很大,本学科先后有5名博士生退学出国或去合资企业工作。针对这一情况,张先生提出要以“爱国心”、“事业心”、“责任心”为核心,抓好研究生的思想教育和业务培养。他多次以大会报告或茶话会方式,与研究生亲切谈心,以自己解放前回国的亲身经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同时又通过宣讲当前自动化学科的蓬勃发展,增强学生对事业的热爱和献身精神。在张先生的带领下,其他研究生导师也在与学生的频繁接触中,通过身教言传,激发学生努力学习与工作,全身心地投入到事业中去。
在研究生培养特别是博士生培养过程中,不管大环境如何影响,张先生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他讲究“实”、“严”、“新”三个字。“实”是基础扎实,他要求博士生选读本校数学系的课程,提高抽象思维和分析的能力,要求博士生加强计算机操作能力,认为这些都是博士生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必要基础,必须扎实;“严”是指推理严格,他对学生论文都要经过再三推敲,仔细审查其中的逻辑性,对其中出现的“显然可得”这些容易忽视的地方特别注意其合理性;“新”是指选题要新,他要求博士生导师或副导师时刻注意国内外本领域的发展动向,确保选题的先进性,特别鼓励进行开拓性的研究。要求博士生论文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国家“七五”、“八五”攻关等重大科研项目挂钩,并注意结合高技术和工业实际背景开展研究。
为了严格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的培养管理,张先生亲自主持制定了自控系的博士生规范管理办法等文件,提出在入学考试、综合考试、开题及预审等主要环节中坚持导师为主,集体把关,严格要求。在综合考试前,要求博士生至少阅读课题相关领域内近年来发表的主要论文50篇以上,写出的综述报告应能达到在国内一级刊物发表的水平,以提高博士生的文献阅读和综合能力。在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前,一般要求博士生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会议上发表10篇左右的论文,对于学位论文不够标准者,一律要求给予不同程度的延期,提出修改意见,直至增补完善达到要求。此外,针对当时研究生中要求提前毕业的趋势,制定了研究生提前毕业的严格学术要求,一方面鼓励确实学有余力的学生早日进入高一层的学习或工作,另一方面也杜绝了为早日获得学位敷衍了事匆匆完成论文的不良倾向。这些制度的制定,在我国恢复研究生教育的早期阶段,无疑是具有示范意义的。
要培养高水平的人才,研究生的课程体系必须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开展前沿性科研的需要。为此,张先生在90年代初两次领导了硕士生课程设置的修改,增列了一批与当前高科技和重大科研密切相关的课程,如人工智能与智能控制、机器人控制、规划与决策、管理信息系统、CIMS导论、预测控制与鲁棒控制等,使硕士生课程体系不断更新,日趋完善。据本学科毕业后出国的研究生反映,他们在硕士阶段学习课程打下的基础,完全能适应美国一流大学攻读博士的需要。1991年,根据国家教委的要求,在张先生指导下,又重新制订了博士生培养方案,参照美国MIT培养研究生的方法,要求博士生必须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增加了专业必修课,严格了考核制度。在课程及培养方案的修订及建设过程中,张先生不但始终把握方向与原则,而且亲力亲为,逐字逐句地对相关方案或规定修改、批示。这些工作为提高本学科培养研究生的起点与质量提供了有力保证。
图4 张先生亲自修改的博士生规范化管理办法(左)及课程设置(右)
张先生虽然年已古稀,并且任命了一批年轻学术骨干担任博士生副导师以促使他们快速成长,但在指导博士生方面仍是全身心投入,以自己的行动教育年轻教师如何当好导师。通常,张先生隔一段时间就会把博士生和副导师请到家中,询问工作的进展,提出指导意见,在博士生完成会议或期刊论文的初稿时,特别是国际会议或期刊的论文时,张先生都会在家里与博士生和副导师一起,逐字逐句地进行修改,并且说明为什么要这样改,什么是正确的表达方式,有时候一改就是一下午,甚至休息时还要请大家吃点心。这种大家围坐在桌边,张先生戴着老花眼镜逐字逐句边读边修改的场景,永远留在他的每个博士生的记忆中,也是张先生老骥伏枥风范的真实写照。正是在张先生这样细微的指导下,不但博士生很快学会了如何正确表达学术论文的逻辑、如何用英语写好学术论文,而且使年轻的副导师们也深受启发,学会了如何指导博士生。张先生的身教言传,对年轻一代学术带头人的学术成长和教育品格的养成提供了榜样。
图5 张先生邀请博士生到家做客(左),指导研究生修改论文(右)
张先生在培养高水平人才方面所做的贡献,不但为交大控制学科建立严格规范的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奠定了基础,而且有力地提升了交大控制学科的学术地位。从1984年至1991年,交大自动控制理论及应用学科已培养了19名博士、91名硕士,不但是学校培养博士生、硕士生的“大户”,而且在全国高校中也处于领先地位。而在此期间培养的博士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都不同程度地成为单位的学术骨干。到1991年止,已有1人破格晋升教授,5人晋升为副教授,1人获中国科协首届青年科技奖,1人获霍英东教育基金奖,1人被评为有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3人获德国洪堡基金资助,2人被评为上海市新长征突击手和“五四”奖章获得者。以博士生为骨干完成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已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次。他们的博士论文已有1篇获得上海市青年科技论文二等奖,2篇获得三等奖。此外,他们还在IEEE TAC、自动化学报等国内外高水平学术刊物上发表了一大批论文。以张先生领衔、反映交大自动控制学科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成果“培养高质量博士,推动学科建设”在1989年获得了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
扶持后辈,学科梯队的缔造者
在我国控制界,张钟俊先生作为老一辈的学科带头人,以极大的热情关注和支持中青年学者的成长。他通过平易近人的交谈,鼓励他们探索新的研究方向,通过合作发表论文和学术演讲,促成了一批学科新方向的带头人脱颖而出;在申请项目、评审鉴定、晋升职称、出版教材、出国访问等方面,总是以鼓励和积极的态度支持中青年学者,受惠者不计其数。在他所工作的交大自控系,他同样热心关注着中青年教师的成长,把中青年学术骨干推到学术第一线,大力扶持他们成长,使交大控制学科涌现了一批在国内外学术界有一定知名度的优秀中青年教师,形成了结构合理、可持续发展的学科梯队。
张先生对中青年教师的培养,首先是给他们压重担,他认为中青年教师必须通过一线学术工作的锻炼,开拓视野,才有可能成为优秀的学科带头人。在80年代初,教育战线拨乱反正,各项工作走上正轨,张先生满怀信心,准备大展宏图,这时,他确定了四位中青年教师作为他的学术助手,分工负责若干新的学科发展方向,并经常与他们一起讨论相关科研、教学问题,使这些中青年教师增强了学科意识,成为这些新方向上的学术带头人。在建立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以后,张先生更是把中青年教师参与博士生和博士后指导作为锻炼提高他们学术能力的机会,开始是一些中年学术骨干和刚从国外回来的博士担任了博士生副导师,随着博士生人数的增加,又给刚获得博士学位留校的青年教师提供了这样的机会。通过协助张先生指导博士生,这些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工作能力和科研成果得到了快速提升,有力地促进了他们的进一步发展。90年代初自动化研究所成立后,张先生又把学科建设的重任交给中青年教师,由他们具体运作自动化所的各项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张先生每隔几天就要与他们交流讨论工作,忙时甚至一天多次见面讨论。张先生的具体指导和身教言传,使这些中青年教师很快掌握了学科建设的先进理念和抓手,具体落实了学科发展规划、重大项目争取、研究生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修订、博士生管理等各项任务,迅速成长为新的学科带头人。
图6 张先生与博士生指导小组(左),指导年轻教师实施学科建设(右)
张先生以极大的热情、强烈的紧迫感和超前意识扶持中青年教师的成长。他支持优秀青年教师破格晋升,使自控系多次出现了校内乃至国内控制领域最年轻的教授、副教授;在全国博士生导师人数尚不多、控制严格的情况下,他主动提出并推荐中青年教师申报博士生导师,到1993年,交大自动控制理论及应用学科通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审的的博士生导师已经达到7人,其中50岁以下的中青年导师3人,是国内控制学科中比例最高的;他极力举荐中青年骨干教师到学校科研部门担任管理工作、在学会组织中担任要职、进入863专家组以及各类学术评审组织;他利用国内外各种学术活动的机会,向同行们介绍身边的中青年骨干教师,提高他们的学术知名度和影响力。特别难能可贵的是,张先生为了保持我校控制学科在学术机构和组织中的地位,还把自己担任的一系列重要学术职务,如工科电子类教材编委会主任委员、基金委自动化学科评审组成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控制学科评议组成员等,推荐本学科的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担任。正是在张先生的大力扶持下,交大自控系涌现了一批在国内控制界有较高知名度的优秀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为学科的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张先生爱才重才,坚持人尽其才,善于摆好学科各类教师培养发展的大格局,创造机会为人才的发展提供更宽广的空间。针对本学科在工业应用方面的不足,1991年自控系从外校引进了一位应用能力强、学术水平高的博士生导师,张先生对他热情欢迎,委以重任,并在当年学校首批学科建设经费投入时,把其中的大部分用于为他在交大开展工作创造条件。对于本系的中年学术骨干,张先生引导他们向学科主要研究方向靠拢,并形成更集中明确的主攻方向,使每个方向上都有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和强有力的研究队伍。对于学科原来非主流方向的骨干教师,通过在自动化研究所中专设新产品新技术研究中心,引导他们转向为经济建设服务的主战场,并在大项目申请时亲赴现场洽谈合作,使这支队伍成为学科科研和社会服务的重要力量。在张先生的领导下,通过引进和培养,自控系逐步形成了一支高水平、有实力的工业应用研究队伍。对于青年教师,张先生也常常通过不同方式与他们交流,热情鼓励他们在教学科研中不断上进。为了稳定和支持青年教师,1990年9月,张先生等捐献评审费、稿费、奖金加上系主任基金共6000元为基数,设立了上海交通大学自动控制优秀青年教师奖励基金会,每年奖励优秀青年教师2名、优秀研究生助教1名。张先生和翁校长出任评奖委员会名誉主任。
图7 青年教师奖励基金会成立(左),在全系春节联欢会上(右)
在90年代初,交大自控系在张先生带领下,已形成了一支在校内乃至全国都有影响的老、中、青相结合的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为学科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上海文汇报在1990年6月5日头版以“张钟俊以开拓创新精神和严谨学风,言传身教带出一支学术梯队—上海交大自控系四个年龄段廿多位师生成为群体接班人”为题,报道了张先生提携后辈、规划打造交大控制学科梯队的杰出贡献。
图8 上海文汇报刊文报道张先生造就一支学术梯队
放眼世界,国际交流的带路人
张钟俊先生是老一辈的“海归”,30年代在美国MIT学习工作的经历,使他深深认识到科学研究必须立足于国际化的大环境,必须学习和汲取发达国家的先进科学技术为我所用。70年代的改革开放,打破了长期闭关自锁的桎梏,迎来了科学的春天,张先生虽已年过六十,但开放的春风使他兴奋不已,从1978年秋他参加上海交大首次访美代表团开始,他以饱满的热情和充沛的精力投身于国际学术交往,利用多次短暂的出访时间,参观公司、访问学校、广交朋友,并利用自己的学识和地位为中国的自动化事业扩大影响。他不但带回了系统工程方法、微型电脑技术等新的学科发展方向,而且以此为开端,努力推进上海交大控制学科的国际化进程。
学科的国际化首先意味着学科的教学、科研都要融入国际的大环境,要向先进的教学理念、前沿的研究方向靠拢,要按照国际学术惯例开展双向的交流。从80年代起,张先生用这些理念指导自控系的学科建设和研究生培养,不断提高学科教学、科研的起点与水平。在制定学科发展方向和确定研究课题时,紧密跟踪当时国际科技和学术发展的前沿,启动了一系列当时在国内还尚未起步或刚起步的研究课题,并鼓励教师和博士生把研究成果撰写国际学术论文发表,从1987年到1994年,交大自控系师生在国际刊物上发表论文44篇,在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152篇,有力地扩大了我国学者在这些前沿学术领域的国际影响力。在设置研究生课程体系时,张先生提出要参照美国MIT、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国外名校的经验,并结合我国和上海市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对原有课程体系进行改造。张先生本人从1978年以来,多次到美国、英国、日本、苏联、瑞士、德国。澳大利亚等国访问,联络校友,建立学术联系,参加了包括第10、11、12届国际自控联(IFAC)世界大会等在内的国际重要学术会议并在许多国外高校讲学,同时他还鼓励学科骨干出国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和讲学,并在他们回国后组织学术讲座介绍与会的收获。虽然在当时出国参加学术会议的经费紧张、名额少,但在1987-1991年的五年中,自控系仍有18人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6人次出国讲学。交大自控系在一些重要的国际学术会议上频频亮相,例如1990年在苏联塔林举行的第11届IFAC世界大会,总共录用论文525篇,交大自控系的论文就有5篇,而且有张先生领衔的4名教师参加会议,这些都有力地提升了交大控制学科在国际学术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图9 1978年交大首次访美代表团(左),1989年参加IFAC人机系统会议(右)
学科的国际化,不但要走出去,还要请进来,张先生利用自己的学术地位和国际人脉关系以及上海市特殊有利的地域优势,邀请了一大批国际学者来校访问,并聘请了一批国际知名学者担任学校或自动化研究所的兼职或顾问教授,邀请他们定期前来开办学术讲座。在国际学者来访时,不但邀请他们做学术报告,介绍在学科前沿领域的研究动向和成果,而且组织自控系对口研究方向上的师生与他们座谈,交流研究进展和存在问题,听取专家们的咨询意见。在863计划实施后不久,张先生在1988年11月邀请了机器人领域的国际著名专家谈自忠教授来访,组织了正在开展863机器人控制课题研究的5名青年教师和博士生与谈教授进行近距离交流,为课题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很好的指导性意见,谈教授也被上海交通大学聘为顾问教授。除了与国际学术界的交流外,张先生也非常重视与国际企业界的交流与合作,1992年,自控系为配合正在承担的国家“八五”攻关“典型工业过程自动控制系统优化软件”项目的开展,与美国西雷公司合作成立了上海交通大学高级过程控制软件研究中心,张先生亲自为中心成立揭牌,并邀请公司负责人到家中做客。
图10 接待谈自忠教授首次来访(左),与美国西雷公司成立联合研究中心(右)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国际化的进展,交大自控系有越来越多的师生出国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和进行学术访问,在校内也接待了越来越多的国外来访学者。交大自控系已把国际学术交流作为了解学科发展动向和前沿热点、推动学科教学和科研与时俱进的重要环节,形成了控制学科在国际化环境中开展学术研究的良好传统,上海交大控制学科的国际学术声誉也得到了很大提高,这无疑都来自于张先生在学科国际化方面所做的示范和奠定的基础。
张钟俊先生离开我们、离开他终身奋斗的上海交通大学控制学科已有20年了。20年来,交大控制学科的同仁们继承了他的事业,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推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梯队建设、国际化不断上新的台阶,保持了交大控制学科的国内前沿地位,并正在为建设国际一流水平的控制学科努力奋斗。饮水思源,交大自动化系师生缅怀重点学科的带头人、学科建设的先行者张钟俊先生,张先生对交大控制学科所做的杰出贡献将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他在学科建设方面的成功实践和丰富经验将使我们永远受益。
作者:席裕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