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毕系列丨把小我融入大我!他用行动诠释交大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发布时间:2022-05-22 浏览次数:1496

他把小我融入大我

用实际行动诠释交大人的责任与担当

无论在什么环境下

都能恪尽职守、问心无愧

无论在什么时候

都能以青春之力

谱写家国担当

陈晓生

院系: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自动化系

硕士导师:杨根科教授

曾获荣誉: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全国希望工程希望之星、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系统优秀共产党员、上海市优秀毕业生、洱源县扶贫支教先进个人、洱源县国家项目西部计划优秀志愿者、上海交通大学学生年度人物等

毕业去向:江苏省名校优生选调


01

从普通志愿者到志愿者组织的管理者

在交大的七年里,陈晓生深耕志愿服务,从一个普通志愿者逐渐成长为志愿者组织的管理者,志愿者背后的志愿者。陈晓生的个人志愿服务时长超过1800小时,曾担任校青志队副队长,负责首届进口博览会、世界大学生赛艇锦标赛、120周年校庆等大型志愿者活动20余次,组织志愿者活动超过10000人次

        在组织志愿活动工作中,陈晓生积极与主办方协调志愿者餐饮、车辆接送、休息等细节问题,组织设计精美志愿者周边和实用服务手册,确保志愿者权益与主办方工作要求得到双向保障,他的工作得到志愿者和主办方的双重认可。

        回想2018年,陈晓生很难忘。那一年他带领89名同学组成的交大志愿者团队参加了首届进博会的志愿服务工作,彼时他已经卸任了青志队副队长的职务,却在接到任务后毅然决定承担责任,带领同学们进驻会议核心区,投入紧张的会前准备工作。由于没有可借鉴经验,首届进博会的志愿工作充满了未知和挑战,陈晓生不仅要应对随时变化的指令、处理服务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还要安抚团队成员的情绪。经过不懈努力,陈晓生带领团队圆满完成了首届进博会志愿服务工作。


02

从交大学生到支教老师

        本科时陈晓生曾去云南洱源暑期支教,本科毕业后他选择加入研究生支教团,担任支教团云南队队长,再次走上西部的讲台。

        再赴洱源二中,担任数学老师兼团委副书记。在他一百八十余名学生中,三分之二的学生有抄作业的陋习,为了遏止这种现象,陈晓生坚持每天与抄作业的学生谈话。在他的努力下,抄作业的现象大幅减少,班级学风转好,课后排队向他请教问题的学生从他的工位排到了办公室门外,班级成绩也跃升至年级第二。

        陈晓生因此被学生称为“甲兹道”(白族话,较真的)老师,这个“较真的”老师带领支教团成员们获得了“大理青年五四奖章”,这也是交大研究生支教团服务洱源以来荣获的最高荣誉


03

从支教老师到公益人、扶贫者

        180多个学生,700多节课,让陈晓生更加理解了身为支教老师的责任与义务。

        面对学业困难的学生陈晓生利用课余时间开设义务帮扶课程,每天晚上晚自习结束后为学生补弱拔尖,这项工作持续了半年,累计140余节课,辅导的学生考入实验班比例接近90%

        看到学生为了省钱合买一份荤菜,陈晓生启动了家访助学,成功募集社会助学金16.8万元,结对资助全县三所高中的28名困难学生,帮助2名学生重返课堂,被授予希望工程30周年“希望之星”称号

        了解到助农扶贫工作不易,陈晓生通过网络为洱源的农特产品带货6万余元,与当地种植大户一起鼓励村民种植经济价值更高的苹果树,被授予当地唯一“扶贫支教先进个人”称号

        支教结束返校后,陈晓生依然惦记着洱源的学生,再次牵线搭桥向洱源山区小学生捐赠衣物800余件


04

从校园战疫的先锋队员

到祖国基层的选调新生

        今年3月,陈晓生按照计划从驻地研究院来沪办理离校手续。面对严峻的疫情形势,正在校外的陈晓生主动申请入校助力抗疫,入校当天就加入抗疫党员先锋队,连续工作60余天。

        陈晓生初期担任“红区”核酸志愿者领队,维持风险人群核酸的现场秩序;中期作为医院治疗点联络员,与住院治疗的同学和部分家长线上沟通,帮助打好情绪保卫战;后期成为了餐饮秩序管理员,协助管理食堂取餐秩序,让更多的食堂窗口恢复开放。

        毕业季来临,陈晓生将作为祖国基层的选调新生,奔赴乡村振兴的第一线。他把自己近期的校园战疫经历当作一份特别的毕业礼物,在这场疫情阻击战中,涌现出了众多挺身而出、甘于奉献的师长和同学,陈晓生也在这段难忘的经历中积累着基层工作的宝贵经验。


        陈晓生说,“山的那边还是山,路的尽头还是路,奔向理想的路途漫长又崎岖,拥有信念才能不畏长途跋涉。关键时刻冲得上去、豁得出来,特殊时期面对负面情绪稳定心神、经住考验,我们都是在‘翻山’、在‘探路’。”


小我融入大我

才会有海一样的胸怀

山一样的崇高

新时代的电院青年

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书写奋斗篇章


本文转载于上海交大电院官微

返回上一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