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上午,张煦院士、张钟俊院士铜像落成仪式在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文化长廊隆重举行。张煦院士女儿张迅玲女士及亲属、张钟俊院士女儿张文渊女士及亲属、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姜斯宪、原党委书记王宗光、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顾锋、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胡昊、统战部部长张卫刚、精神文明办副主任沈丽丹、媒体与设计学院设计系副系主任(张煦院士铜像设计者)孔繁强、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院长毛军发、党委书记苏跃增、原党委副书记莫光成、电子系党总支书记胡卫生、原党总支书记薛震民、自动化系系主任陈卫东、党总支书记杨明、原党总支书记王林、张煦院士学生代表陈建平、张钟俊院士学生代表席裕庚,以及电子系和自动化系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共同见证了这个庄严而神圣的时刻。落成仪式由电院党委副书记杨一帆主持。
顾锋在致辞中指出,张煦、张钟俊两位院士是科学大家,也是教育大家。在他们执教和科研的几十年生涯中,两位院士始终前瞻性地站在科学发展与技术展望的前沿,推动着祖国科技领域的长足发展。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他们治学严谨,诲人不倦,著述颇丰,为国家培养了大批高级科技和教育人才,使我国在科技发展的进程中人才辈出。他们用一生的无私奉献诠释了对祖国教育事业的忠诚大爱,体现了他们深厚的赤子情怀。顾锋强调张煦、张钟俊两位院士的精神激励着后辈甘做园丁、辛勤耕耘,矢志不渝、无私奉献。要深入学习他们的科学精神和求实态度,勇于开拓、不断创新。
毛军发在讲话中强调,两位院士为电院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几十年来,他们在教育、科研战线上辛勤耕耘,开拓创新,为新中国的建设和发展都做出卓越贡献。他们对青年提携引导,谆谆善教,培养和造就了无数优秀人才,支撑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众多领域。他表示两位院士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电院人励精图治、奋发作为。他希望两位院士爱国荣校、献身开拓的不朽精神能够发扬光大。
在热烈的掌声中,姜斯宪、王宗光、顾锋、胡昊、张卫刚、苏跃增共同为两位院士铜像揭幕。张迅玲女士和毛军发院长、张文渊女士和席裕庚教授分别为张煦院士、张钟俊院士敬献花束。张迅玲为大家讲述了父亲张煦热爱祖国、热爱交大、热爱科学研究的精神。陈建平回忆了张煦院士为自己上的第一堂课,希望张煦院士的精神和他的意志品质能永远留在交大光纤人的心中。
张文渊满怀深情地回忆了父亲对祖国的一片赤子之心、对家人的勇于担当和对学生的敬职敬责,讲述了父亲与交大的历史情缘。在回忆到父亲在“文革”中的艰难岁月,她几度哽咽。她表示父亲心胸宽广,只要有利于祖国科学事业发展,只要是渴望学习,不管校内还是校外,只要有求于他,他都会满腔热情,毫不保留,亦师亦友地接待、传授及探讨。
席裕庚用丰富的事例全方位展现张钟俊院士为了他的事业坚守奋斗的细节。他表示张钟俊院士为交大工作了整整55年,作为控制学科的奠基者,重点学科的带头人以及学科建设的先行者,他带领同事和学生们努力奋斗,不仅为交大控制学科的重点定位奠定了坚实基础,而且为今天交大创建世界一流控制学科留下了宝贵财富。
张煦(1913-2015)院士,江苏无锡人,1934年毕业于交通大学电机系,1940年获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从事通信科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1978年起任上海交通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系主任,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是我国通信界的元勋。“勤奋思考,简单生活”(High Thinking, Low Living)是张煦院士一生的座右铭。 | |
张钟俊(1915-1995)院士,浙江嘉善人,1934年毕业于交通大学电机系,1938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学位,1939年始任交通大学教授,1943年创办中国第一个电信研究所——交通大学电信研究所, 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在网络综合、电信、电力系统、信息自动化等多个领域作出开创性贡献,是中国系统工程创始人。 |